原创 中国女篮表现引争议!惨败澳大利亚,无缘再次卫冕,原因很真实
原创 中国女篮表现引争议!惨败澳大利亚,无缘再次卫冕,原因很真实
中国女篮表现引争议!惨败澳大利亚,无缘再次卫冕,原因很真实。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:本场比赛,姑娘们在场上可圈可点,拼劲十足,可惜技不如人,内线被袋鼠打爆,选人存在问题。基本功太差,姑娘们的精神值得点赞,有几个姑娘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,全国人民期待你们更好。我们的内线弱点,篮板输太多!澳大利亚真是又壮技术又好,各个都能突内线。球队的中锋14号就是个看客,攻防两端一点用都没有,站在那里一碰就倒,球商也没有。这届青年女篮基本功不扎实,心态差,空位得分能力差,与日本的第四节充分暴露出来。这是一场实力被碾压的比赛,国青女篮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,才有可能和欧美强队拼刺刀。其实在篮下抢球有个巧门,身高没有绝对优势很难抢到球,你可以用手将球顶给队友!这样就能拿到篮板球更多,不至于现在这么难受。这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技术,战术,进攻,防守,投篮。都不如人,实在太差了!
这一次能进入决赛就是胜利,新队员得到磨练,积累了经验,回来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,事竟成。练出一身过硬的本领,再战澳队。现在如果还死拼身高,成年队连续五次亚洲杯被日本击败,哪次都比对手高,单拼身高有用吗?去年亚洲杯日本就来了仨主力,李月茹韩旭被打的找不着北。你不培养好后卫,不指定后卫战术,等着好后卫自己出来吗?什么叫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啊!其实不能说身高不是优势,准确的说,身高不是绝对的优势。过度依赖身高是不对的。关键在于要有扎实的基本功,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。教练的临场指挥应变能力太差了、不暂停、不换人、不调整状态、就不得分、无篮板的局面?很难看的场面。身高是好事,速度与排第一,身高与速度结合,内外结合,才能在亚洲称雄。中澳女篮水平差距明显,基本功,控传带投失误多于澳队,命中率低,失误多,战术单调是输球的主因。
两队的实力不在一个层次,拿个亚军不易。6、8、9号昨天对日本队打得太累了,体力透支。全队55分,比半决赛还多1分,不错。这场球中国队打的非常被动,也毫无自信心。针对澳大利亚队员身高马大的特点,我们没有发挥出快速灵活优势,进攻没有速度和准度。防守没有前后夹击,让对方频频篮下得手。场面特别混乱,毫无章法。让我们深感到小姑娘们差距,还是非常大的。澳大利亚已经是成年队了,篮球本来对抗的是身体,输了在情理之中。身体、心理、技术、战术、配合全面落后,这批队员基本上难挑大梁。往后更艰难,人才难选。现在的孩子自身条件好,但是意志品质差,不吃苦,难管理,缺乏团队意识,加上教练和体制以及利益关系,三大球二十年内很难走出困境!中国男女篮,不管青年队还是成人队,都出现严重得分慌,单节个位数得分,这个需要找找原因了。对阵日本就有运气成分,末节差点功亏一篑。李昕的确不行,好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。
最后虽然进了决赛但是过程很难看,惨败给澳洲更是完全看不到一线赢球生机。球员普遍基本功很差,身体没对抗,技术粗糙,篮板不顶人,战术根本打不出来。如果日后真的就靠这帮球员打,前景异常堪忧。如果是临时拼凑的队伍,那为什么要临急临忙才组队,是原本不打算参加,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?姚明对以上的问题要重视了,不要光高高在上发佈命令,这次队员和教练的努力还算不错的,多听听下面的意见,多给予切实的支持,相信世青赛会看到效果的。其实结局是可以接受的,但过程确是让人不爽。主要还是队员集训时间短,教练还没熟悉队员特点,核心队员确立晚,未形成主力阵容。技术粗糙需要时间与强对手碰闯,才能提高,我想姚明对出现的问题都心知肚明,这就看下一步的青训安排了,希望国青队越来越好吧。为什么选进那么多打不了球的队员进国青啊?听说得分前十的队员无一入选,让人觉得是不是很多队员只是镀金去了,高考加分?
对此,大家怎么看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